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,更是政务机关履职尽责的生命线。将诚信建设融入机关工作各环节,既是提升治理效能的必然要求,也是践行“以人民为中心”发展思想的生动实践。机关诚信建设需从源头抓起,构建系统完备的制度体系。一方面,建立机关工作人员诚信档案,将履职承诺、服务质量、群众评价等纳入其中,作为考核评优、职务晋升的重要依据;另一方面,完善政务公开制度,对政策制定、行政审批、执法办案等关键环节实行“阳光操作”,明确权力清单与责任清单,让群众看得懂、能监督。
诚信意识的培育离不开常态化教育。将诚信教育融入主题党日、业务培训等活动,开展“诚信服务大讨论”,引导干部职工把“言出必行、行必有果”内化为职业追求,在接待群众、办理业务时做到“一口清”“一次办”,以真心换民心。
机关诚信最终要体现在为民服务的细节中。对群众诉求不推诿、不拖延,当场能解决的绝不“踢皮球”,复杂问题明确解决时限并及时反馈;在招商引资、政策落实等工作中,坚守契约精神,杜绝“新官不理旧账”,对承诺企业的扶持政策、优惠措施不折不扣兑现,打造“言而有信”的政务环境。
强化内外监督,让诚信建设有“硬度”。对内建立定期督查机制,由纪检监察部门对各科室诚信履职情况进行抽查,发现问题及时通报整改;对外畅通监督渠道,邀请人大代表、政协委员、群众代表担任“诚信监督员”,对机关工作进行全方位评议。将诚信建设成效纳入机关年度考核,对失信行为“零容忍”,让“失信者受限、守信者受益”成为鲜明导向。
诚信建设进机关非一日之功,需要久久为功的韧劲。唯有将诚信融入每一项决策、每一次服务、每一个环节,才能让机关工作更有公信力,让群众更有获得感,为建设法治政府、服务型政府筑牢坚实根基。